寄迹山林网

第3章三个“有利于”!习主席的话彰显合作共赢之道

 

杨仁恺先生提到的此卷《潇湘过雨图》曾为长春东来阁售出,余协中携香港转美,后为张静江胞弟张启隆所有,张启隆将之售予弗利尔博物馆。

故而琴界皆知査阜西先生琴斋藏琴仅为三床,其操缦音色和在鉴定断代上的重要意义名扬已久。査阜西先生藏琴虽丰,但从不将其视为个人秘藏,吝于授人,最后仅留最为珍爱的三床,用于晚年演奏,伴以终老。

三个“有利于”!习主席的话彰显合作共赢之道

查阜西先生又名查镇湖,号照雨湖,祖籍江西修水,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全面的古琴艺术大师,他是20世纪琴界的领袖。另一张他十分珍爱的钤有广运之宝大印的明正德御制琴,也在考古学家陈梦家夫妇再三请求下让给了他们。着有《古琴初阶》、《存见古琴曲谱辑览》、《古琴指法谱字辑览》、《历代琴人传》、《琴曲集成》等著作,还组织编写《传统的造琴法》、《传统的造弦法》等资料汇编。《清宫藏琴谱册》表封木制,外表缂丝,册页纸制33x22cmx10 查阅清宫内务府《造办处活计清档》可知,雍正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至三月初九日半个月内,曾对皇家收藏古琴系统清理,二月二十四日集中紫禁城、景山、中南海、畅春园、静明园五处120张琴,二十六、二十七两日雍正一一看过,其后除17张留下外,其余103张应该都送进圆明园。该琴手感极佳,声如金石,富于韵味。

然昔日乾隆皇帝追宋徽宗为古琴编谱造册之古风,整理宫中藏琴,绘图考订,品评等级,登记造册,题咏刻铭的文艺盛举,历经战火沧桑,惜存如今能完好劫余此一琴一匣与谱册两两相照,不胜其幸。后人将其单篇文章辑录为《查阜西琴学文萃》。而且对比一下他在己巳(1749)年所临《阁帖》中的《旃罽帖》及《宰相安和帖》(现藏北京故宫)和壬申(1752)年《缂丝乾隆御临王羲之袁生帖卷》(现藏北京故宫)两件作品,可以发现,之前的这两件作品与此册页有更多的相承之处,如笔法的遒劲圆润,墨色的饱满,体势的秀逸,都明显地渗透着赵孟俯书体的韵味,但字迹结体较为拘谨,笔力稍嫌稚弱。

将此册页与《淳化阁帖》刻本相较,原刻笔势起伏跌宕,形态舒卷多状,点画的映带连绵尤为突出,很能代表王羲之后期今草的艺术特点。QIAN LONGlandscapealbum leaf of pieces; ink on paper1518 cm.85 7/87 1/8 in.8约0.2平尺(每幅)RMB: 1,000,000-1,800,000不即不离 是画是诗乾隆《御临倪瓒画谱》册页赏析 此画谱共分八页,封面正楷书御临倪瓒画谱,封底左下方钤 臣孙毓汶敬藏 白文收藏印,据考孙毓汶(1833-1899),字莱山,号迟庵,山东济宁人。此作运笔速度适中,行笔果断,在赵孟俯、董其昌纤秀隽丽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帝王雍容气象。出版:《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(四)》,第42页,保利艺术博物馆,2011年10月。

因博览所藏画册,如林椿、边鸾、黄荃、徐熙诸名家得意之作,无不规模殆遍。他25岁即位,89岁逝世,整整做了60年皇帝和3年多的太上皇,掌握着当时世界上最大帝国的最高权力达64年之久,他一生显赫至尊,集位、禄、福、寿于一身。

三个“有利于”!习主席的话彰显合作共赢之道

乾隆此帖书写在体势上摹写地惟妙惟肖,与王书气合,这源于乾隆早年对王书的临摹功底,从摹刻于乾隆二十年(1755)年的《敬胜斋法帖》中,我们不难发现他对历代书法作品的临摹下过很深的功力。他的这些作品基本都庋藏于故宫博物院,极少部分藏于各地博物馆以及私人手中。2.《钦定南巡盛典》卷十四。款署:乙酉仲春御题。

2.《钦定南巡盛典》卷十一。出版:《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(四)》,第29页,保利艺术博物馆,2011年10月。QIAN LONGcalligraphyalbum leaf of pieces; ink on paper1518 cm.85 7/87 1/8 in.8约0.2平尺(每幅)RMB: 1,000,000-1,800,000深心托豪素 怀抱观古今乾隆《御临王帖》赏析 此册页八开,内容为乾隆临《淳化阁帖》中王(羲之)书九种。丽日轻风喜朗晴,麦田吐穗待秋成。

著录:1.《御制诗》三集卷五十。今人评价乾隆书法圆润秀发,盖仿雪松,惟千字一律,略无变化,虽饶承平之象,终少雄武之风(马宗霍《岳楼笔谈》),此语论风格而未及格调,终隔一层。

三个“有利于”!习主席的话彰显合作共赢之道

平阜池堂俯碧涟,已看荷叶出田田。从内容上来看,这首五言诗收录于《钦定日下旧闻考》卷二十六、《御制诗二集》卷四十五(见《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》第三册第182页)和《国朝宫史》卷十六,题为《亩鉴室》。

他的诗作数量很大,书法亦流传甚多,尤其碑版遍天下,而他的绘画作品却流传得很少,且多藏于内府。丽日清风喜朗晴,麦田吐穗待秋成。钤印:中心止水静、乾隆宸翰、化工四气为全施、会心不远、垂露、写心、爱竹学心虚、洗尽尘氛爽气来、众花胜处松千尺展览: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(四),保利艺术博物馆,2011年10月。乾隆又在甲午暮春即1774年的春夏之交,时年乾隆皇帝64岁,再次写此诗。此作为行草书,取法董(其昌)、赵(孟俯),但结体之俯仰开合,用笔之洒脱超逸,则更多取法王羲之,如安、集、能等字,字形就完全出自王书。己酉岁为雍正七年(1729),乾隆年十八,尚未当上皇帝,二十五岁即位后,广收天下法书名画,万机余暇,潜心摩挲,于古人名迹临摹不辍,画艺精进。

甲寅清和月下浣之三日制于来青轩。本轴乾隆的书法正是以赵字结体,以董字行笔,可谓是董、赵二人书体的完美结合既有赵孟俯丰圆肥润的书法,又有董其昌婉约秀美的风格,能够将赵、董二人书体写得如此天衣合缝,也只有乾隆一人。

心亦黄色,碎芷平正,有尖黄瓣,环绕若莲而小,六月盛开,遍地金色。乾隆的诗文写在库平绢上,绢的四周是宫廷画家手绘四周花卉,即彩绘牡丹花卉描边,富丽堂皇,一派皇家气派。

乾隆以金莲花为题的诗歌,在《御制诗》各集中更比比皆是,除了壬申年这首之外,还有甲戌年作七律、乙亥年作五绝、癸未年作五律、戊子年作七绝、甲午年作五言八韵、辛丑年作七绝、乙巳年作七绝诗等。《热河志》中这样描述其胜境:延熏山馆之右,有殿五楹,西向,环莳金莲花。

故乾隆朝的大学士梁诗正说:皇上深探八法之微,宝翰所重,云章霞采,凤翥龙腾,综百氏而得其成,追二王而得其粹。诗中以优美的词句赞扬了金莲花的形色之美,记录和回顾了圣祖康熙皇帝、乾隆生母孝圣皇太后(1692-1777年)等在西巡五台和燕居西郊时欣赏金莲花的情景,特别是孝圣皇太后最喜爱此花,每当来青轩外花开时,管理香山的园吏都会采撷鲜花置于水瓶中恭献给太后。据《国朝宫史》记载,亩鉴室是乾隆十八年(1753)于山之西麓辟地得古井一泓,御制古井记以识其事,因于阅古楼北构朴室三楹,周以步檐,后临方塘,引古井之水,由石亭山池注之。第四页绘小松四株,或枝干虬曲,或勃勃而生,皆以极简笔墨绘耿耿生气,天真不俗,令人有君子之思,右下方钤有白文众花胜处松千尺方形印。

倪瓒册页经明董其昌题跋,后至清内府,乾隆鉴藏印在三十方之上。虽笔墨气韵有所不逮,但已达到较高的格调,且乾隆传世画作不多,此种题材更是稀少,收藏价值颇大。

有趣的是,这首诗写于静宜园(香山)来青轩,而《石渠宝笈》续编亦着录有他此年作于来青轩的《金莲花图》轴,也为藏经纸墨笔画,唯尺幅与本文所云之轴相较短一尺有余。4.《北京名匾》齐心主编,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,1996年5月,第77页。

此室即现北海公园内琼岛北坡一独立小院。晚年益臻古澹,有从心不逾矩之妙。

致我睪然集遥思,安能揖让见其间。它依山而建,其回廊和垂花门楼别具一格。两画谱相较,这八册页均出自倪瓒画谱。乾隆皇帝描绘金莲花的诗文、绘画作品,不啻为这种在今人眼中难进大雅之堂的野花传神写照,也为它的历史与身价提供了最好的注脚。

今朝功徳山头望,始觉吾心畅快生。由于草书的临写,往往是师其意而不在迹象间,这件作品也体现了乾隆的本色书风,即笔法圆劲,结体平稳匀称,呈内敛之势和圆熟之态,这受到当时崇董之风的影响,尤其是他对赵孟俯的推崇,赵书遒媚的体态也融入其笔下。

乾隆早年学书法,受康熙学董字的影响,先是学书董其昌,继位后他又从赵孟俯入手,因乾隆本人雅赏赵孟俯的书法,心慕手追,身体力行。癸酉为乾隆十八年,即1753年。

钤印:写生、干、隆、笔端造化、古希天子、太上皇帝、八征耄念之宝、欢喜园、游六艺圃、石渠宝笈所藏 著录:《清高宗(乾隆)御制诗文全集》第三册,第42页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,1996年版。他本人也喜好挥毫弄翰,大学士梁诗正曾赞乾隆综百氏而集其成,追二王而得其粹,又复品鉴精严,研究周悉,溢美之言外,我们也能看到乾隆对于二王 书法的心追力模,其中尤其对《快雪时晴帖》用功至深,在对此帖的多次题跋中,乾隆也曾书:己巳腊日雪后,乘兴缩临此帖一过,命朱采刻于姚宗仁所制玩鹅玉器,亦一佳话也。
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
友情链接: